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假期带动“春日经济” 文旅热折射消费市场巨大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13:00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不少居民走出家门,周边游、短途游热度攀升,“赏花游”“采茶游”“民俗游”等“旅行+”玩法受到青睐,银发群体出游热情高涨。各地还推出了邮轮旅游、“跟着演出去旅行”等多彩活动,进一步助推春日旅游热潮。专家分析,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巨大,将有力支撑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

4月5日,浙江省杭州西湖景区游人如织。 新华社图

多个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旅游“淡季不淡”。去哪儿数据显示,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一季度的平均水平,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增幅达到两位数。携程发布的清明假期出游总结显示,假期赏花游订单量环比增长45%,多个山岳类景区热度大涨。

据飞猪发布的《2025清明假期出游快报》显示,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省内跨市、邻省跨市的500公里中短程自驾游是主流。“春日经济”带动的短途文旅市场增长进一步辐射餐饮等周边消费。据抖音生活服务披露的数据,清明假期前后,围绕赏花、吃花带动的“花样经济”颇为火爆。数据显示,3月15日至28日,“春游”“春鲜”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53%和118%。清明假期前,古镇游、研学游、赏花游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幅超107%。

从出行时间来看,不少旅客选择“年假+清明”的拼假模式。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前3天、清明假期后2天的机票预订量也有明显上涨,长途游、出境游等相关预订量同比增长。

从出游主体看,“银发族”成为增长较快的群体。在去哪儿平台上,今年清明假期,老年人入住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三成以上,是增幅最高的群体。

“往年清明并不是旅游旺季,今年清明假期的旅游市场却更加活跃。年轻人因休假走得更远了;老年人不局限于淡季出行,也加入了假日出游大军。”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为了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提振居民消费,山东、四川等地近期还推出了丰富的活动吸引客流,天津滨海新区、青海西宁、浙江丽水等地发放了文旅消费券,以“真金白银”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比如,邮轮旅游消费持续升温。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4月6日在青岛“首秀”发船,这是“爱达·魔都号”离沪运营的首站。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4月10日航次的所有舱位均已售罄,青岛邮轮母港单日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1万人次,将创2015年开港以来的新高。

增量文旅政策也在酝酿出台。例如江西将整合推出“云游江西”一卡通,并聚焦重点客群的多元化需求出台优惠政策;山东将扩展升级“亿元红包大减免”活动,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开发旅游列车主题线路产品;江苏正在研究制定支持文旅新业态发展、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小切口”增量政策等。

多方发力作用下,各地“文旅热”现象折射出我国服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商品消费的趋势明显,服务型消费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他看来,释放服务型消费的潜力重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涛分析,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要增强商品和服务供给与多样化需求的适配性;放宽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措施;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健康、养老等满足居民发展型、享受型需求的服务供给。(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