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几年前,有人预测外卖行业会迎来新玩家,并且拼个你死我活,打死没有人信。然而最近,这种预言开始变得真实,无论是发言还是喊话,都让这场外卖大战愈发激烈。只是在热闹的“三国杀”中,另一个外卖大哥饿了么却显得有点“低调”。
饿了么为何不加入这场口水大战?
纵观行业近期深层动向,显然,饿了么另有布局。
抓住AI红利
梳理最近一年公开信息可以发现,AI逐渐成为饿了么新动向中出现的高频用词——在进入2025年后,更是进入了集中井喷期。过去两个月,饿了么各端的AI应用都接连传来新突破。
在交互体验端,饿了么在3月初联合智己汽车、斑马智行,发布了行业首个“AI生态座舱”。通过全程语音交互,用户只需说出想点的产品,系统可识别模糊语义并下单,结合车内的视觉/导航等多模态信息,还可提供更贴合当前场景,智能推荐合适的餐厅和餐品。
在餐饮商家端,4月饿了么面向商家侧正式发布AI入驻店铺助手,让商家新生意启动更简单。这款基于AI开发的智能助手,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式服务,更可一站式引导商家完成包含实名认证、签约授权、材料上传、智能预审等在内入驻流程。新商家最快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资料提交及预审等流程。
在零售侧,早在去年,饿了么就发布了即时零售领域的行业首个ai经营助手,帮助商家智能生成各类经营关键报表和关键数据,甚至还具备ai选品和选址等功能需求。今年春季,这一经营助手也再次升级革新,全新版本适用场景更全、零售商家均可免费使用。

应用于平台治理的AI工具,也在近期有了新突破:3月中旬,饿了么上线了“全息盾”系统,基于AI的智能排查能力,高效识别品牌侵权、违规商品、虚假门店等风险点。借由AI技术,可以实现对违规商品进行算法扩源,排查出上万个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商品,并且能够精准识别出以拼写变异、形态变异等方式试图逃避监管的商品。
不但如此,今年春季饿了么持续面对市场释放了对AI人才吸纳和培育的信号。
在饿了么2026年春季校园招聘计划中,饿了么今年加码技术和AI人才的需求凸显,技术类岗位在今年招聘中占比超过85%,其中AI算法直接相关岗位占比超过三成。也是在今年3月,饿了么启动了首届AI高校算法大赛,聚焦养老助餐、骑手社区服务以及智慧营销三大方向,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得在校学生开放报名。

种种迹象表明,对当下的饿了么来说,加入口水战不仅没有必要,更没有功夫时间。在阿里巴巴AI发展势头大好的窗口期里,如何借力好集团AI技术革新与突破,快速创造行业领跑的技术优势,才是饿了么当下绝对要务。
商家·骑手·平台治理
在AI发展的另一面,则是饿了么今年破解行业课题的决心。
食品安全、商家经营、骑手保障……回顾过往三个月,饿了么利用这个窗口期,快速做了不少实事。
为更好支持线下优质餐饮商家,今年开年,饿了么宣布启动“优店腾跃计划”,面向商家投入超过10亿元:在费率优惠、专项补贴、专属流量、数字化运营服务和硬件设施以及AI技术能力等多方面,持续加大对商家支持投入,助力线下优质餐饮商家进一步跃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收获新渠道生意增量。
这项计划从线下餐饮商家的经营和运营视角出发,包括了五大方面举措:平台技术服务费首月全返还、半年内持续专属优惠;加大平台流量支持力度;投入超过7亿元的专项补贴;提供1v1数字化运营专属服务和硬件支持;加码AI技术应用支持……助力商家从增收到增利。

在骑手保障侧,为更好落实算法应用向上向善、推动平台规则透明化,饿了么今年连续推出骑手权益月恳谈会机制,并联合算法技术、劳动就业等领域多方的专家学者,成立即时配送算法专家委员会。在过去两个月,饿了么接连公开了骑手调度算法和骑手计价算法,并通过开放恳谈会听取各方反馈,保障手接单公平、收入公平,持续加强骑手权益保障。
在骑手社保、保险方面,饿了么自2023年2月起,就与物流生态伙伴一起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为蓝骑士缴纳社保或进行社保补贴。目前已覆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天津等城市。在商业保险方面,如今对骑手的意外身故、伤残、意外医疗、第三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直接损失赔偿等,也已能实现100%覆盖。

此外,食品安全和平台治理也是公众今年极为关切的话题。饿了么3月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平台快速进行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已采取包括加强商户入网审核、全面排查风险商户、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畅通公众举报渠道、建立公示披露机制、强化商户合规意识等六项措施重点整治“幽灵外卖”。过程中,累计清退超过3.1万家违规商户,并且在今年向用户和骑手陆续开放了相关举报的入口。
从商家经营到骑手保障,再到平台治理……在没有参与“口水战”的这段时间里,看得出饿了么利用好了这段窗口期,在一项项扎实解题、快速推进外卖行业性难题的实在突破。
这么来看,在“三国杀”中不入乱局、专注做好自己,对当下的饿了么而言,也就诚然是一个更自然而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