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艾睿铂判断汽车关税政策对中国影响有限 中国汽车2030年全球份额或增长至3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7:19:00    

本报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

“尽管多国继续对中国品牌汽车征收关税,但其影响仍然有限。具体来看,虽然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税将使中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成本上升24%,相当于增加460亿美元,但这仅仅占到中国汽车行业总产值的3.8%。”

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近日在一份关于汽车产业的最新调研报告中披露了上述信息。这份调研报告共调查访问了汽车行业100名美国高管、100 名中国高管以及 200名来自欧盟和英国的高管。

当前,汽车国际贸易环境呈现出日趋复杂的态势。美国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上述政策从4月3日开始正式生效。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一关税政策让全球汽车产业链陷入恐慌。中国汽车产业界人士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等也在研判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

我国汽车出口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汽车出口已成为中国汽车增长的重要引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突破640万辆大关,稳居全球首位。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才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研判,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整车出口的影响较小,对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大。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分析指出,多年来美国都是我国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汽车零部件加征了25%关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为降低影响,采取了诸多措施应对,这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有所下降。此番关税再次落地,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地区譬如一些东盟国家也被加征大额关税,这将直接影响我国企业海外生产基地的对美出口业务,直接影响至少200亿~300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

“我国对美整车出口规模不大,并且其中约有八成来自外资品牌。”吴松泉认为,美国对各国大范围加征关税,可能也给我国与欧盟、日韩、英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加强汽车产业的贸易投资合作带来机遇。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以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但这些年在美国贸易政策的围堵下,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的汽车已经大幅萎缩。2024年,中国共向美国出口整车10.7万辆,仅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81%。

艾睿铂亦判断关税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并不大。艾睿铂披露的报告显示,得益于俄罗斯市场的稳定需求量,中国在应对席卷全球汽车出口市场的关税冲击时,仍能持续保持强劲韧性。

“过去五年间,中国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汽车销售增长了2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关税波动带来的影响。”艾睿铂全球汽车与工业业务负责人Andrew Bergbaum说道。

根据上述报告,目前俄罗斯和中东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两地合计占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5%,首次超过中国汽车对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总出口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俄乌冲突前,俄罗斯汽车市场长期被外资占据,格局较分散。俄罗斯车市的主要竞争者是欧洲车企,德系和法系在内的欧系车表现总体较强。俄乌冲突后,因制裁和物料短缺,国际车企相继退出俄罗斯市场,在2021—2022年间中国车企抓住机会扩张呈现逐步崛起的态势。到了2023年,中国车企再次抓住了俄罗斯国内市场需求相对旺盛而供给却不足的特征,实现了在俄市场份额突破50%的成绩。这一趋势延续到了2024年,2024年中国车企在俄月度市场份额一度突破了60%。

由于中国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已建立起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艾睿铂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市场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率领先于其他地区。2024年,在中国售出的乘用车中,近60%的车辆配备了 L2或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不到40%。在国外市场,得益于中国自动驾驶功能的独特优势,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和中东的销量已超过欧洲和北美地区。

艾睿铂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合伙人张莹表示,免费附加的智能驾驶功能正逐渐成为车辆的重要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品牌产品与海外品牌产品之间的差异。

艾睿铂亚太区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负责人戴加辉博士(Dr. Stephen Dyer)告诉记者:“中国品牌正在利用独特的优势,追求更快、更便宜且‘足够好’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将其推向市场。一些全球汽车制造商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并通过开展战略合作向其学习。”

值得关注的是,艾睿铂的调研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高管认为,中国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他市场缺乏相应条件复制同样的成功,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以及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相关人才储备。

艾睿铂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23%,乘用车出口达到640万辆,比排名第二的日本高出逾50%。随着关税对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2025年的增长预计将放缓至4%。

与此同时,艾睿铂方面判断,2025年中国国内市场将增长4%,达到2680万辆汽车,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的下滑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整体来看,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艾睿铂预计,中国品牌到2030年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30%左右的份额,而在2024年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 21%。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