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体外诊断龙头的“至暗罚单”,塞力医疗因违规合并被罚1785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1:41:00    

4 月 24 日,塞力医疗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其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重要合同订立事项等违规行为,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600 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也被处以高额罚款,罚款合计高达 1785 万元。

作为IVD(体外诊断)行业的头部企业,在成功上市上市后,塞力医疗在医疗检验集约化(IVD)+ 医疗耗材集约化(SPD)双轮驱动模式下实现营收激增,与赛诺菲、COPAN 等全球顶尖药企和医疗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然而如今,深陷违规处罚的泥沼的背后,公司业绩数据来看也持续承压。

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的暗箱操作

4 月 23 日,塞力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2025] 2 号)。

经监管部门查明,塞力医疗在 2020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期间,存在严重的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问题。为满足控股股东赛海健康科技的资金需求,塞力医疗通过向关联方或第三方支付保证金、提供借款等名义,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资金,而这些资金主要被实际控制人温伟用于归还股票质押借款本金及利息。

具体来看2020 年,占用资金发生额高达 1.213 亿元,占当年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7.48%,年底占用余额为 0.983 亿元;2021 年,占用资金发生额为 1.3225 亿元,占当年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7.33%,年底占用余额为 1.0835 亿元;2022 年上半年,占用资金发生额为 1.1465 亿元,占上一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 6.58% 。如此巨额的资金往来,塞力医疗却未依法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也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 2020 年、2021 年年报以及 2022 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直至 2023 年 4 月 27 日才对上述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情况进行披露。

在未及时披露重要合同订立事项方面,2022 年 10 月 28 日,塞力医疗控股子公司山东润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与鞠星国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将持有的淄博塞力斯 51% 股权无偿转让给鞠星国指定的第三方山东世纪开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这一交易对塞力医疗 2022 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影响约为 - 1200 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 24.24%。然而,塞力医疗并未及时披露该协议签署情况,迟至 2023 年 4 月 4 日才予以披露。

基于以上违法事实,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湖北证监局决定:对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600 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及实际控制人温伟给予警告,并处以 610 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兼总经理王政给予警告,并处以 130 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杨赞,时任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刘源,时任董事、审计委员会成员温小明给予警告,并处以 80 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温一丞、范莉给予警告,并处以 60 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文豪给予警告,并处以 55 万元罚款;对时任监事熊飞给予警告,并处以 30 万元罚款,罚款合计高达 1785 万元。

兴衰沉浮:塞力医疗的前世今生

塞力医疗的故事始于2004年2月23日,当时由天津市瑞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与法国BMT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武汉塞力斯公司。自成立之初,公司便将业务重心放在了医疗集约化运营管理服务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塞力医疗在该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终于在2008年6月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集约化服务模式”,并签订了第一份合同。这一模式的创新为公司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经验的积累,塞力医疗在2010年5月完成了对武汉虹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面收购,进一步整合了资源,扩大了业务版图,并增强了在体外诊断领域的实力。公司不断引入外部投资,优化股权结构,于2012年7月22日召开创立大会,并在月底获得了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执照,为上市之路做好了准备。

2016年10月31日,塞力医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部地区首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医疗集约化运营服务提供商,开启了资本助力发展的新篇章。上市后,公司加速全国布局,2017年6月,其控股子公司在山东、南昌、重庆、广东、广西、黑龙江、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业务触角不断延伸,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此后2022年,公司被国际权威医疗媒体MedTech评为亚太地区十大体外诊断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一荣誉是对公司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的高度认可。同年,公司还入选“金智奖”2022金融界上市公司绿色低碳突出贡献奖,综合实力与影响力在行业内凸显。

在业务合作方面,塞力医疗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战略合作及代理等方式,与1800余家IVD生产厂商保持紧密联系,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体外诊断产品一站式采购服务。同时,与赛诺菲、COPAN等全球顶尖药企和医疗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如塞力医疗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塞力斯生物,作为赛诺菲在罕见病药品凝血伴随诊断领域的独家合作伙伴,为其研发的创新药物Fitusiran提供定制产品开发、注册、生产及质量校准检测评估服务。

然而,近年来塞力医疗的业绩却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陷入了经营困境。2021年,公司净亏损4950.57万元,这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2022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54亿元,2023年亏损达到1.59亿元。到了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1亿元至2.5亿元,亏损幅度不断增加,公司经营压力日益沉重。

在市场竞争方面,医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体外诊断和医疗集约化服务领域,市场份额逐渐分散。塞力医疗面临着来自同行的巨大竞争压力,客户获取和业务拓展难度加大,导致营业收入增长乏力。

内部运营上,公司应收账款高企问题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和财务状况。公司客户主要为公立医院,受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医院回款周期延长,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水平持续处于较高状态。2021-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均超过17亿元,高额的应收账款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还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021-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分别达到7657.92万元、9192.07万元、8006.81万元,同时融资压力增大,财务费用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公司的投资决策和战略转型也对业绩产生了影响。在向智慧医疗等领域转型过程中,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和业务拓展力度,但短期内未能实现预期收益,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导致业绩受到拖累。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等行为,虽然是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利润下降。2024年,公司转让两家控股子公司股权导致约6000万元损失,对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资金紧张也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半年来,公司三度未能按时归还募集资金,货币资金不断减少,从2020年末的6.62亿元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2.54亿元,而短期偿债压力却高企,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为5.16亿元,资金链紧张限制了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正常运营,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进一步加剧了业绩下滑的趋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