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潮起东南千帆竞 十载耕耘万象新——福州自贸片区挂牌十周年硕果累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5:04:00    

这是一片勇立潮头的改革热土。

望闽江,潮涌东南,千帆竞发,气象万千;

看福州,激情澎湃,矢志超越,敢为人先。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亲自谋划设立的福州保税区,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以下简称“福州自贸片区”)。沿着“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发展思路,承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使命,厚植开放基因的福州,再次踏上步履不停的探索之路,翻开对外开放的崭新一页。

十载深耕试验田,闯出开放新天地。

十年来,福州自贸片区累计推出21批300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4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23项,5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210家,注册资本1245.55亿元;开通25条外贸航线,其中“海丝”航线5条、RCEP航线7条……

十年来,福州自贸片区紧紧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平台以及两岸服务贸易合作和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让这片31.26平方公里的改革试验田始终激荡着开拓与突破的时代强音。

为国家试制度

获全国首创性成果114项

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十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让“首试”“首推”“首创”“首倡”成为这片创新试验田里不断回荡的高频词,推动制度创新红利加速释放。

从“一张薄膜”起步,发展为全球唯一拥有从液化石油气码头、低温罐区、丙烷制造、丙烯制造、聚丙烯制造到制成聚丙烯薄膜等新材料的全产业链企业,中景石化的发展背后,少不了福州自贸片区的身影。

福州自贸片区全国首创的进口丙烯关企共检监管模式,实现企业原材料进口从产品卸港、抽样到检测的无缝衔接,实现检测周期从1个月缩短到数小时的飞跃;创新推出分舱报关监管模式,帮助企业原料周转效率提升近30%,减少滞港费超2000万元。2024年,中景石化完成产值418.43亿,比增47.61%。

如何让投资更便利一些、让营商环境更好一些、让群众办事更省心一些?回首往昔,福州的制度创新之路起步比想象中更早。

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推动福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福州市推行外经“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在全国开创了集中开展行政审批的先河。

多年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融入城市肌理,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也成为福州自贸片区的发展秘诀。

这里,制度创新正释放市场活力——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一照多址、集群注册、自主查重、简易注销”等18项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时间由挂牌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材料齐全最快半小时办结。

这里,智慧通关正重塑贸易生态——全面推进口岸监管模式优化,全国首创“原产地签证管理”等改革,创新推出“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货物快速智能转关等举措,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85.75%和93.95%,效率大幅提升。加快推进江阴港区智慧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迭代升级至4.0版,口岸通关无纸化率达99%以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这里,金融活水正润泽开放经济——6批次92项金融创新案例构筑开放新高地,20余个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实现350亿元资金高效流动,全国首创“反向风险参贷”机制为企业提供300亿元低成本跨境融资新渠道。2024年,福州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654亿元,同比增长21.7%;白名单管理模式推动离岸贸易结算突破百亿美元。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我们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出一条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自贸改革发展之路。”福州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挂牌以来,累计推出21批300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4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23项,5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为地方谋发展

产业发展“新”潮澎湃

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变革的重要策源地!

3月18日,《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建设规划方案》发布,作为全国首个以“自贸+跨境”为核心的数字贸易产业链集聚区,将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整合数字产业、跨境贸易、物流枢纽、金融服务、人才交流等产业链,让这里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数字贸易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数字物流支付结算的重要创新地和智慧供应链平台的重要汇聚地。

“打造闽江数字贸易走廊,是传承‘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推进城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具体行动,对于推动福州数字贸易国际化发展,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数字贸易开放体系,为全国数字贸易发展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福州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现代化理念、国际化视野,写好数字贸易大文章。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福州自贸片区坚持将制度创新与平台培育相结合,深入实施自贸创新平台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具有自贸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带动全市乃至全省产业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看成绩,这里春色满园,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在福州落地开花,吸引274家物联网企业汇聚成势,主导制定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36项,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27亿元;新型储能产业跻身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年产值达265亿元;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坐拥7个国家级检测认证平台,与欧美顶尖机构深度合作,以“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国际化服务,助力制造业向“新”而行、提“质”跃升。自挂牌以来,这里新增企业5.07万户,注册资本规模近万亿元,是挂牌前的7倍。

拼活力,这里活水激荡,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五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接连举办,跨境贸易专项补偿资金池、同业联合担保等创新举措接连推出,为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福州跨境电商出口额直逼千亿大关,达981.5亿元;引进“一站式”汽车检测实验室,综合运用“运抵验放”等措施加速通关,一个辐射东南沿海、链接全球市场的区域性整车物流集散中心加速崛起。截至目前,福州自贸片区平行进口整车累计达3.62万辆,2024年汽车出口突破2.52万辆,开放型经济活力无限。

比服务,这里产融共生,产业培育底气十足——两岸金融创新示范区、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基金小镇等载体拔地而起,2445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在此集聚。其中,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8700家企业资源库,撬动产融合作投资35亿元;基金小镇汇聚13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464只私募基金,累计规模达1846亿元,投向全省实体经济275.6亿元,金融活水持续浇灌产业沃土。

“从洽谈到落地只用了2个月,从投建到投产用时不到2年,我们在福州自贸片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贸速度’。”2019年落地福州的优你康在数年内快速崛起,一路成长为大陆最具规模的隐形眼镜研发和生产基地。对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远而言,企业的成长就是“自贸活力”的最好证明,“如今,我们已取得6张产品注册证,拥有8项专利,另10项专利正在申请中,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同时获得专利授权24项。”

为开放探新路

开放高地加速崛起

开放,开放,还是开放!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巩固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

近年来,数字化高科技产业企业新大陆科技集团的全球化发展之路大步流星。依托福州自贸片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一口受理、一窗出证”优势,新大陆科技集团及子公司成功办理9项境外投资备案,投资总额1285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达776万美元,投资目的地涵盖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作为排名全球前列的POS机供应商(尼尔森出具的2022全球POS机出货量数据显示,新大陆出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新大陆全球支付终端累计交付逾1亿台,是全国唯一、全球仅有的4家掌握二维码识读核心技术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1次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

越来越大的开放平台,映射着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彰显着一往无前的开放步伐。

十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不断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朋友圈”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增强。

看,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展现新图景。作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前沿阵地,福州自贸片区在深化榕台各领域融合发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道路上一马当先。创新27项对台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推动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开创海峡两岸AEO互认先河,首推台湾检验结果采信机制……以制度创新架设经贸金桥,两岸产业合作不断深化。据统计,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累计吸引483家台企落户,注册资本67.47亿元,4家台资银行相继入驻,在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同业拆借等9项业务上填补两岸合作空白。

看,“一带一路”合作打开新维度。发挥境外投资项目备案“一口受理、一窗出证”优势,支持推动重点企业、优势产业“走出去”,挂牌以来,累计办理境外投资项目备案11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23.83亿美元,与4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AEO互认。与美国、法国、迪拜等国家的自贸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依托中印尼“两国双园”等平台载体深化对外合作。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210家,注册资本1245.55亿元。

看,国际陆海新通道链接新市场。4月17日,一架满载96吨服装鞋帽等产品的波音B777-200F全货机,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飞往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这是福州市首条飞往巴黎的航空货运航线,计划每周执飞3个航班。“感谢市委、市政府和福州自贸片区的关心和支持,该航线将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纵腾集团总裁王钻说。截至目前,福州自贸片区已开通25条外贸航线,其中“海丝”航线5条、RCEP航线7条,2024年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45.18万标箱,比挂牌前增长145.18%。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起点上,这片创新热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将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自贸区提升战略,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举措,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展现福州风采,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福州力量。

(记者 吴桦真 图片除署名外由福州自贸片区提供)

来源:掌上福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