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政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学信网的认证证书。这些证件主要用于核对考生的身份信息和学籍资料,确保考生符合岗位的户籍要求。
违法犯罪记录:
考生需要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审查考生是否有犯罪记录或不良行为,如存在相关记录,将不予录用。
失信被执行人记录:
考生需提供最高法网站的失信被执行人查询截图,审查考生是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个人征信报告:
考生需自行前往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查询并打印个人征信报告,审查考生的信用状况,特别是信用卡或贷款的还款情况。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由考生所在学校、工作单位或所在村社区出具,用于了解考生的现实表现和基本情况。
个人自传:
考生需结合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读书和实习经历等写一篇自传,考察组通过自传对考生进行初步了解。
家庭背景审查:
审查考生及直系亲属是否有犯罪记录或不良记录,确保家庭背景符合政审要求。
其他资料:
考察组还会查阅考生的档案,核实考生学籍是否造假,专业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考察谈话:
与应届生、在职人员或待业者进行谈话,了解其性格、品德、学习、工作情况,以及处分情况等。谈话对象可能包括辅导员、同学、领导、同事等。
审查档案:
重点审查“三龄两历”,即年龄、工龄、党龄和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档案中所有材料一旦出现不一致的出生年月,必定要求出具户籍底册或出生证明。
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好所有相关证明材料,并在政审前与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顺利通过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