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报观察|江北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营收增速何以领跑全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4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2月27日,中新云化数据安全服务平台在重庆江北揭牌,这一平台由重庆三未信安运营。三未信安是国内密码技术龙头企业,在渝落地一年多来,依托电子政务云基础设施,构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密码云服务。

不仅仅是三未信安,近年来信也科技第二总部、星凡星启科技、麒麟信安、智子引擎等一批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产业项目接踵落户江北。2024年,江北区新增软信企业1000余家,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营收增长115%、增速全市第一。

为何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企业会在江北“扎堆”,其发展速度何以全市领先?原来,是该区将招商专班建在产业链上。

变“部门接单”为“产业链组局”

“过去,我们的招商模式是部门接单,经信委引工厂、商务委盯商贸,各部门单打独斗。”江北区招商投资局负责人说。这些部门组成驻外招商小组,小组定期到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驻点摸排招商信息,后续再由部门跟进。

“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项目跟进不力,就像接力赛,每一棒都换人,容易掉链子。”该负责人说。比如,招商项目与土地“招拍挂”程序脱节,难以确保意向项目取得所需用地,又或引资前承诺的服务,后续难以兑现。

能不能改变招商模式,提升招商效率?2024年江北区还是尝试围绕产业链,来建立招商专班。以金融产业链为例,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办牵头,联合区科技局、财政局组成专班,按图索骥补全产业链。

2024年,得知北京人寿布局西部的意向后,该专班迅速联动两地金融监管部门,解决准出准入难题;选址时,江北嘴管委办提供多处备选场地;验收环节,区市场监管局提前介入指导。2025年2月5日,北京人寿重庆分公司揭牌开业,从收到筹建批复到开业仅用79天,创下成渝地区金融机构异地展业纪录。

这样的“组局”思维,在商贸领域同样有奇效。今年年初,由6个部门组成的商贸产业链专班获悉,英国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旗下的鲲鹏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八点利商业(重庆)有限公司拟布局高端会员制超市,立即为其定制服务方案:区商务委解读外资准入政策,市场监管局指导冷链备案,区商圈办推荐选址。如今,其位于五里店的“来市客”首家门店将在五一节前开业,两年内计划拓展至20家,预计年销售额超10亿元。

“链长”懂产业 让专班“有的放矢”

在江北区委“13457”总体发展思路框架下,10个产业链专班应运而生,覆盖现代金融、商贸流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4大支柱产业。每个专班由一位区领导担任“链长”,22个部门打破行政壁垒,重组招商单元,选拔标准只有一个:懂产业。

比如,先进制造业专班“链长”,就由一位区人大的领导担任,他曾在区发改委工作多年,有丰富产业经验。这位负责人带领专班成员,率先行动起来,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调研推介。很快,中科新瓷氮化硅材料、梦之墨柔性电路科技、星芯耀半导体等项目先后落地,进一步壮大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链长”懂产业,各个专班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商贸产业链专班瞄准时下流行的二次元潮流精准发力,引进魔力玛特首店、FANSGALA国内首店等落地观音桥。去年,共有128家品牌首店入驻江北,“圈粉”年轻群体,带动核心商圈能级提升。2024年,该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在专班“有的放矢”的同时,江北区还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发挥“龙头引领+资本赋能”双重优势,形成“招引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乘数效应。多个产业链专班中,均有江北国投集团的身影。

截至今年3月底,江北国投通过“子基金+母基金”双轮驱动的“资本招商”模式,以49亿元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3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100个。

通过专班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在江北区,项目签约落地只是专班任务的开始,实际上专班还负责了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每月通报进度、每季度“晾晒”成绩单,定期督查各部门是否兑现承诺,确保企业落地后遇到的问题都有人及时跟进。

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得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增添发展信心。

前文所说的重庆三未信安,就是一个例子。2024年底,该企业因客户临时要求,需在关账日紧急开具200万元发票。当时税务窗口已下班,信息服务产业链专班牵头单位——江北区大数据局立即协调重启系统,1小时内完成开票,助力企业实现当年营收目标。

联发集团重庆事业部投研负责人记忆犹新,2023年,集团看中观音桥商圈附近约21万平方米的地块,但历史问题较复杂。为打消他们的顾虑,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区土储中心、江北城建集团等多部门和企业联动协作成立专班组,从国庆启动征收到12月挂牌成交,仅用2个月完成土地交付,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政府的高效服务让我们坚定信心,优先调集资金。”易鑫说,他们在拿地前先落地产业,引入供应链企业渝闽时代物资公司,2024年完成贸易额超10亿元。

原稿点击>>

重报观察|江北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营收增速何以领跑全市-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