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兹别克斯坦一季度经济表现亮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6:56:00    

图为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街头景观。(视觉中国)

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这一表现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和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外资大幅增长、产业多元化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的加速推进,成为国际社会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关键因素。

今年一季度,乌兹别克斯坦GDP增速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初预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行业来看,工业增长6.5%,建筑业增长10.8%,服务业增长12.6%,农业、林业和渔业增长3.8%。其中,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至56.1%,凸显消费市场的活力。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尤为突出,总额达120.4万亿苏姆,同比增长7.9%,外资占比高达71%。实际利用的外国投资与贷款总额达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3%,进一步印证了国际投资者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前景的信心。

对外贸易方面,外贸总额增长8.6%,呈现“量质齐升”的特点。出口额同比增长24.4%,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口则下降2.3%,表明本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和进口替代政策初见成效,贸易逆差显著缩小。

此外,民生指标持续改善,居民实际收入增长9.8%,带动零售额提升9.5%。运输物流体系升级成效显现,货运量增长2%,客运量增长4.3%。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占GDP比重升至3.2%,计算机编程、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快速增长,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乌兹别克斯坦一季度经济的亮眼表现,得益于近年来推行的现代化经济结构性改革。

首先,贸易投资驱动效应显著。今年一季度乌出口增速创下近年新高,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表现突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外国投资主要流向能源、冶金、化工、交通、农业等重点行业,不仅促进了行业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其次,工业和制造业实现良性扩张。在政策支持、技术改造和生产多样化的推动下,工业产品产值和附加值持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断扩大,进一步优化了整体经济结构。

再次,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乌政府主导的基建计划带动建筑业增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2025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计划实施的81个大型项目中,三分之一涉及交通枢纽和能源设施。

最后,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乌兹别克斯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法律体系,积极对外开放,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同时,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推动软件、ICT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乌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达42%,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此外,今年一季度中乌务实合作成为中亚经济格局中的突出亮点,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额约22亿美元,占乌同期吸引外资总量的33%。中国投资主要流向能源、冶金、化工、交通、农业等关键领域,为乌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中乌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今年一季度,中国成为乌兹别克斯坦乘用车主要供应国,向乌出口乘用车5235辆,占乌进口乘用车总量的75%以上。比亚迪塔什干工厂产能提升至年产5万辆,为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电动汽车行业“领头羊”奠定了基础。中国企业在乌绿色能源领域表现抢眼,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巴什风电项目投产,年发电量可达9.5亿千瓦时;中工国际投资建设的两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4.75亿美元,填补了乌兹别克斯坦在生活垃圾发电领域的空白,提升了当地环保和能源利用水平。此外,中乌在化工、纺织、建材、家电、农业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不断落地,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实现经济多元化。

乌兹别克斯坦一季度经济数据印证了其改革转型的成效,而中乌合作的深度互嵌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范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乌“2025发展战略”对接框架下,两国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将共同书写中乌命运共同体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经济日报驻塔什干记者 赖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