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充满了“书卷气”
从园林深处的书斋到巷弄间的旧书店
从复合的阅读空间到文艺主题书店
这里藏着无数“书虫”的乌托邦
今天,带你解锁
古城里的“阅读地图”
感受“书卷气”与“烟火气”交织的
江南诗意!
新潮与古韵碰撞
复合型书店成文化新地标
观前街的新华书店,是苏州人记忆里的“白月光”。翻新后的它,早已不只是传统的书店,而是变身成为一个集综合性的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店。一楼的特产零食玩具、二楼新增的咖啡茶饮区域、三楼的儿童游乐空间、四楼的传统教辅书籍……不论是周末遛娃,还是沉浸式阅读,焕新升级后的新华书店满足了当代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读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从百年老宅到园林书房,在章园里读书,是什么体验?雕花窗棂下翻书,抬头便是苏式园林的四季。
古吴轩书店位于锦帆路38号,这里曾经是章太炎藏书、著述、会客和生活起居之所。如今的章太炎故居,经过精心修复,保留原有的木构架和庭院布局的同时引入了现代元素,巧妙地将章太炎先生的故居与书店融为一体,使得整个空间既具古典韵味又不失时尚气息。书店内木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涵盖从经典文学到当代小说,从学术研究到儿童绘本等多个领域。此外,书店还会举办文化讲座、非遗夜校、创意市集等活动,增添了趣味性。
旧书里的时光机
这些老店藏着老姑苏的记忆
如果说复合型书店是新兴书店的代表,那么“老”书店就是承载记忆的宝库,老书店往往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在读者心中占据着一席不可替代的位置。创立于光绪25年,传承三代已有125年历史的文学山房旧书店、在平江路上经营了二十多年的知止书店、隐匿于蔡汇河头的小巷深处,已走过12个春秋的慢书房……都见证着古城的变迁和发展。
老书店通常拥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从壁上的老照片到斑驳的木制书架再到泛黄的纸张……文学山房旧书店位于平江路钮家巷9号,20多个平方的小店,推开门却别有洞天,书店经营古籍、旧书、还有一些珍贵的手稿原件,对于那些热爱古书旧籍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一片乐土。
不同于寻常的书店,平江路上的知止书店更像是地摊式样的书籍回收站。门前悬着一块小小的匾额,写着”知止书店”四个字,与平江路白墙青瓦的老房子和谐地融为一体。走进店内,满满当当全是书,共有四万多本,其中甚至还有上世纪出版的旧书与孤本。店主只分好了人文社科、书法绘画、连环画等大类,但具体有什么内容的书、哪本书在哪里,全靠进店的客人自行寻宝。
圈内小有名气的慢书房是许多人记忆里心中的避风港。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书页翩跹间氤氲袅袅茶香,足以让人忘却尘嚣,享受片刻宁静。
年轻人扎堆
主题书店玩出新花样
“书店+艺术馆”“书店+二次元”“书店+宠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店不断创新经营思路,陆续推出“书店+”经营模式,构建特色主题书店,打造出吸引年轻群体的新式阅读空间。
十全街上的猫猫虫书店以其特别的艺术绘本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店主是一名插画师,店内有很多有意思的绘本、古董书、机关书。书店会定期举办插画展览和手工艺品展示活动,成为艺术爱好者们的宝藏天地。
乐桥附近的书法主题书店则是另一番景象。古旧书店店如其名,古朴苏式建筑风格,把匾额、楹联、青砖、花窗、书画、瓷器等吴地元素融入其中。店内出售毛笔、宣纸等书写工具,收藏了历代书法家的作品集和研究文献。每逢周末,书法爱好者们聚集于此,练习书法技艺,分享创作心得。这家书店不仅是寻觅字帖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众多特色书店如繁星点点散落于城中的每个角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姑苏的故事,传递着古城的文化记忆和书香气。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