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再登首位!东胜营商环境何以全自治区一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22:00    

近日

根据《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

鄂尔多斯市分报告》

在自治区2024年营商环境评估中

东胜区位列中心城区类旗县第一方阵

再次荣登首位

东胜区营商环境,何以全区一流?

↓↓

近年来,东胜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一号工程”,倾力打造全自治区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优旗区,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效推动东胜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统筹 建队伍 绘营商蓝图

东胜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通过组建专业队伍,将优化营商环境这项工作放到了地方政府工作的核心位置。形成“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上手、责任部门扎实推动、工作人员全力落实”的协同作战、齐抓共管优化营商工作新局面。

同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组、指标组、宣传组,通过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指标任务调度平台,借助平台“进度条”,全景式监管各部门优化营商工作任务进展,将优化营商工作任务的落地紧紧盯在眼里,抓在手中。


东胜区按月调度各项工作任务完成进度,编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报通报工作进展,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向考核”,季度排名后10%部门坐“蜗牛席”,并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形成“月调度、月通报、季督办、年终考核”的全周期考核闭环,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推动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亲”政商 畅渠道 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出台《东胜区区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工作制度》,建立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明确48名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民营企业服务日”“企业家餐叙会”等方式,畅通民营企业家直接向领导干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渠道,构建政企直接沟通交流平台,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发现问题、查找差距,凝聚改革共识、收集良方良策、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成立东胜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选派55名发改委干部“一对一”主动上门服务民营企业,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针对政策落实和服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落实解决,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将企业办事人员、新闻媒体、律师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人员招募选聘为“体验官”,参与体验监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普通市民身份建言献策,推动服务企业工作持续改善提升。今年以来,15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共反馈问题32条,诉求办结率100%,特别是针对企业反映的“停车难”问题,东胜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累计开放45处3779个单位内部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题,获社会群众广泛好评。


“优”举措 创一流 筑“五心”营商品牌



东胜区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13项服务套餐。新生儿出生、企业信息变更等高频事项累计办理量超过4.2万件,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件量达3493余件,占全市办件量的40%。推行“帮您办”服务模式,组建42人的代办帮办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截至2024年底,已为54家企业提供了公司注册、项目备案等手续办理的帮办代办服务。为简化企业开办流程,东胜区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并率先实施“企业迁移一件事”改革,大幅缩短办理时间。新增市场主体达1.9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58万户,成为自治区首个存续经营主体达11万户的旗县级城市。同时,加强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梳理了959个“免证办”事项,有效减少了企业与群众的办事成本。

建立了政金企长效对接机制,促成签约授信金额达457.32亿元,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总额达678.07亿元。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投放“人才贷”8.25亿元。稳步推进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推广,数电票覆盖率已达91.45%,实现发票在线开具、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全链条电子化服务。招标投标推行“远程协助+”数字见证服务确保公正透明。政府采购实现电子化“全链条”运行,获评多项国家级先进荣誉。建立“水电气暖”联办机制,实现了水气电热外线接入工程并联审批,实现了高低压用户办电“一证办理”,将低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限压缩在5个工作日以内,将高压客户平均办电时限压缩在20个工作日以内,让企业在东胜“拎包入住”。


东胜区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法治,以数字法治筑起保护企业发展的“安全墙”。围绕数字化平台打造出全天候、一站式的“24小时自助法院”,全面推行“智能办案”,提升办案效率,东胜区人民法院“人工智能助力全链条要素式审判提质增效”更是荣获全国智慧法院典型案例。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了双随机抽查事项全面覆盖。全面推行“暖商保”政策,自“暖商保”项目启动以来,已赔付40个案件,赔付348户,赔付金额达到213万余元。“一企一警”机制连470家企业,沟通并了解需求,严打涉企犯罪,保障企业权益。加快推进诚信建设工程,通过科技赋能,在创新拓展“信易+”应用新场景的同时,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打造政府讲诚信、企业讲诚信、社会讲诚信的多维诚信场景,让东胜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再一次走到了自治区的前列。


东胜区持续在生态、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发力,打造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相得益彰的投资创业首选地。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30%和60%,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绿色矿山26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7.2%,新能源数字陆港入选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53位。率先推行校(园)长聘任制与学区制改革,成功加入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发展大步迈进。47个单位和个人荣获全市首届教学成果奖,教育实力显著提升。东胜区入选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积极探索多元医养结合模式。搭建“紧密医养联合体+互助医养”四级服务体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率94%;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居家养老”,签约服务率92.3%;依托智慧平台实现“互联网+多样化养老”,拓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





百里之行半九十,千尺竿头须再攀。东胜区将继续围绕建立全国一流营商环境重要任务,坚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一体化建设,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五心”营商环境暖城品牌,为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好条件,不断书写出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的东胜“高分卷”。


来源:东胜区发改委

编辑:任施瑶 审核:田志强 朱少立

校对:鲁敏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投稿邮箱:dsb04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