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2024年9月20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法、美等国的200余位自然科学、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研究领域学者齐聚,我也应邀参会。作为研讨会上《博物学与自然博物馆》专题的报告人,我深切感受到这场学术活动背后的特殊历史分量——这源于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1876-1952)在华25载的非凡历程。这位天主教耶稣会神甫自1914年起,以近五万公里科考足迹丈量中国北方,他最耀眼的成就,当属亲手创立的北疆博物院,也就是如今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开创了中国自然类博物馆的先河。
我国著名的古哺乳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占祥,早在2004年就曾大声疾呼“勿忘桑志华”。对我而言,桑志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毕竟北疆博物院是收藏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博物馆,目前保存着近二十万件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值得一提的是,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发现我国首件旧石器,于内蒙古萨拉乌苏发现我国首件古人类化石(河套人),更是为泥河湾遗址奠定了考古坐标。然而,在专业领域之外,这位科学先驱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二十余年前,一位天津女士的执着探寻,才让这段被尘封的历史重新焕发光彩。
这位女士就是于树香,她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取得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2001年,于树香在天津自然博物馆调研时,偶然听闻桑志华与北疆博物院的故事,瞬间被深深吸引。此后,她陆续发表《近代法国传教士对我国北方的科学考察与天津北疆博物院》《享誉世界的北疆博物院》《探寻桑志华来华之谜》等诸多文章。真正触动她的,是桑志华两部法文《行程录》在故纸堆中的孤寂落寞——这促使她萌生将百万字手稿译介成书的宏大愿望。她积极组织协调相关人员开展翻译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精心撰写一部著作,期望让这段传奇历史为国人所知晓。
但翻译之路困难重重——专业术语跨越古今,地理名称历经变迁,人物线索错综复杂。尽管于树香自费邀请研究古哺乳动物的专业人士助力翻译,可诸多难题依旧难以攻克。恰逢此时,应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之邀,她与馆长一同前往北京,向邱占祥汇报纪念桑志华创建北疆博物院100周年活动的相关事宜。已过八旬的邱占祥,被她的执着精神打动,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帮她审订文稿。邱占祥的援手给予于树香极大的鼓舞,更激励她远赴桑志华的故乡法国罗别镇,探寻到大量珍贵的家族档案。
历经十八载精心打磨,2020年,于树香所著的《法国“进士”逐梦东方——1914-1938年桑志华(Emile Licent)来华科考探险记》(以下简称《法国“进士”逐梦东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经问世,便引发热烈的社会反响,2024年的修订版更是增补了珍贵图片与翔实考订细节。
初次见到《法国“进士”逐梦东方》这本书时,近700页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背后是何等巨大的工作量,书中珍贵的史料更是令人动容!它记录了20世纪早期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岁月里,贫弱交加的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真实故事。书中所呈现的,不单单是科学发现,更映射出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的多元风貌——从朝堂权贵到市井百姓,中外文明碰撞出的火花在华夏大地闪耀。
欧洲有长久的博物学传统,十八、十九世纪达到顶峰,涌现了林奈、布封、拉马克、洪堡、班克斯、法布尔、达尔文、赫胥黎、华莱士等著名的博物学家。他们深入世界各地考察并采集标本,为博物馆提供了收藏。19世纪开始至20世纪初,不少外国博物学家或探险家在中国考察、采集动植物、化石或岩石矿物标本,如李希霍芬、阿尔芒·戴维、斯文·赫定、威尔逊、安德鲁斯、安特生等,他们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珍贵的标本。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中国学者的成长和觉醒,才对外国人在中国采集标本有了留在中国的限制。
相较于李希霍芬、斯文·赫定等取走中国标本的西方学者,桑志华把自己在中国北方多年科考活动的绝大部分材料、成果都留在中国,成为北疆博物院的珍贵馆藏和历史遗产。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掠夺在黄河—白河博物馆(即北疆博物院)中所收藏的,从各地花重金收集到的文物……我坚持的一贯原则是,所有发现的这些世上仅有的古生物、文物必须留在发现地。”
《法国“进士”逐梦东方》一书是对桑志华最好的纪念,这位法国博物学家的精神和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也将被更多的中国人所了解。邱占祥在为该书倾心写就的序言中,不仅表达了对桑志华的无比敬重,也对于树香的执着和努力给予高度评价。他写道:“我为本书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毅力和坚持精神以及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的献身精神所深深打动。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作者在完成这部著作的同时,其精神和心灵也与桑志华有了更深层次的沟通,在作者身上,我看到了桑志华的影子!”
《法国“进士”逐梦东方——1914-1938年桑志华(Emile Licent)来华科考探险记》 于树香 著 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2日 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