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家严选!“湛美乡村,设计赋能”乡村设计大赛初评揭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0:06:00    

近日,“湛美乡村,设计赋能”乡村设计大赛初评会议在湛江举行。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翰文,湛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湛江市教育局、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代表出席会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二级教授、副院长王世福,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二级教授、院长沈康,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鹏,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罗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刘炜,湛江市城乡规划顾问、住建部原驻湛江城乡规划督察员王振湘共6位有着丰富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经验的评审专家,对此次征集的187份参赛作品进行了现场评审。

百家校企参赛

近200份作品共绘“湛美”乡村图景

本次大赛以“湛美乡村,设计赋能”为主题,分为定向、非定向两大组别。其中,定向组可以从麻章区金牛岛红树林片区、雷州市东西洋田片区、开发区海豚湾片区、廉江市夏插河片区、遂溪县苏二村片区5个代表雷州半岛五大乡村风貌特色的地区选择一个或多个点位进行方案设计;非定向组则面向近三年来已建成或新设计的,能反映雷州半岛乡村滨海田园、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作品,可从规划、建筑、景观、公共艺术和设施4个类别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参赛。

大赛自去年12月下旬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数百家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团队、独立团队、联合体报名。通过安排参赛者实地调研,邀请行业专家提供指导,有序开展作品设计、成果收集、初步审查等工作,最终于5月中旬完成5大选点、4大类别共187份有效作品征集。

其中,非定向作品97份,包括规划类作品27份、建筑类作品39份、景观类作品18份;定向作品90份,包括生态村落21份、湛美田园16份、滨海渔乡23份、水美乡村13份、半岛古韵17份。这些饱含着设计师们深刻思考与创新构想的作品,展现出了卓越的创造力与专业水准,也凝聚了设计师们对雷州半岛乡土文化的热爱。

双赛道共评

专家大咖激烈碰撞揭晓初审结果

初评会伊始,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作为协办单位,代表大赛组委会向参加此次作品评审的专家详细介绍了大赛背景、推进历程,以及评选机制、评分标准、奖项设置等相关内容。

评审工作分两个半天展开,非定向作品于22日上午直接完成初评、终评,定向作品于下午完成初评推优。

专家评委从文化、美观、生态、社会、技术五个层面出发,对每一份作品进行分析与思考,以客观、公正、审慎的态度打出心中认可的分值。评审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到场代表也共同参与阅卷和讨论,及时回应专家疑问,提供湛江乡村建设方面的关键信息。

经过一整天扎实而细致的评阅和一系列意见碰撞,最终,非定向参赛作品按各类型综合得分高低及客观质量情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47个;定向组参赛作品则按照专家投票推荐原则,推选出入围作品61个。接下来,61个入围作品还将面向公众进行网络投票,并于本月30日开展专家终评,按2:8的权重计算最终得分,由高到低评出特、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定向、非定向作品将于终评结束后,在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官网进行公示,敬请持续关注,欢迎扫码参与网络投票~

专家论道献策

多维视角解码大赛作品落地应用

在初评会议现场,来自规划建设领域的6位省内外专家立足专业视角,围绕作品创新性、落地价值及社会效益等展开深度解析,并通过多维度的智慧碰撞,为大赛作品标注出专业注脚,勾勒出设计力量激活雷州半岛的清晰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二级教授、副院长王世福从公共审美角度来阐述本次设计大赛的深层意义。他指出,湛江市应积极推动促进大赛成果转化,为当地群众提供审美范例,提升全民审美意识,从而连片带动当地城乡环境提升。他希望,湛江当地有关部门能联动协调,打通“政产学研用”沟通渠道,将高校力量注入乡镇建设,共同塑造成有别于北上广深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二级教授、院长沈康表示,本次大赛五个定向选点极具代表性,用红树林、渔村、稻田、河流、海湾、古村落等元素勾勒出湛江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高度概括了湛江IP形象。他以哈尔滨北国冰城、淄博烧烤火出圈为例,寄望湛江牢牢把握大赛契机,将好的设计与风景名胜串点成线,打造宣传爆点,通过宣传效应撬动湛江出圈,让人们重新认识湛江。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鹏表示,本次大赛作品质量达到预期,有一定竞争力。非定向组景观、艺术两个类别虽然存在同质化问题,但仍有几个方案让人眼前一亮;建筑类别中的某些民宿作品,作了景观、建筑、装修、运营一体化考虑,非常综合全面。定向组作品水平普遍高于非定向组,很好地抓住了红树林、海豚湾等差异性品牌,值得进一步包装,扩大宣传,带动提炼更多湛江风貌特色。他建议,一是可以借鉴惠州经验,针对可落地项目开展招商共创,实现从“颜值”到“产值”的变现;二是可以赛事为契机,与粤东西北等地开展论坛交流或联合体工作营,充分展示湛江在这次大赛中的收获。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罗勇表示,从本次比赛作品来看,非定向组别偏重于规划、建筑,景观和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则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反映出湛江乡村既有建设的优势和短板。本次征集作品,尽管没有囊括湛江所有典型镇、典型村,但仍可以从作品中看到湛江的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潜力。他提出,希望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对湛江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人关注湛江,关注这一赛事,从而为明年赛事带来更多更优质的作品。

作为大赛组委会特别邀请的省外评审专家,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刘炜对大赛组织给出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第一,本次大赛主题非常鲜明,选题选点充分体现湛江本地特色,能够很好地把湛江品牌和文旅资源凸显出来;第二,大赛涌现出众多高质量作品,不少作品把最新的数字化技术、AI技术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是一次很好的探索,还有好几份作品运用了全产业链的设计思维,从策划、IP形象设计到运营实施都加以考虑,兼具落地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体现出设计师活跃的思维和超前的意识。他还表示,这样的大赛对湖北高校也极具吸引力,希望下一届能组织师生参赛。

作为已经在湛江驻点工作十四年的城乡规划专家,住建部原驻湛江城乡规划督察员、湛江市城乡规划顾问王振湘感触颇深。他指出,湛江是连接粤桂琼三省的核心枢纽城市,通过乡村设计大赛这一创新实践,系统激活雷州半岛全域资源价值,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升级机遇,在区域发展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凝聚创新设计力量,共绘“湛美”乡村蓝图!在初评会议的最后,林翰文对参与本次评审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衷心感谢。他表示,在本次评审中,各位专家以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专业公正的评判,充分展现了评审团专家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接下来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将联同各兄弟局把工作向纵深推进,争取将好的作品落地。

随着初审结果出炉,大赛将于5月30日迎来终审环节,定向组晋级作品将展开最终角逐,届时优胜作品将推送到第二届广东省“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参与省级奖项PK,并优先对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示范项目落地实施,为雷州半岛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让我们共同期待。

整理:邓安祺

来源:湛江市自然资源局

【作者】 邓安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