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美国“对等关税”风暴袭来,全球股市再遇“黑色星期一”。
亚洲时间4月7日,日经指数开盘10分钟暴跌超8%,跌超2500点,一度跌破31000点大关。之后跌势有所缓和,重回31000点,截至午盘跌至31608.34点,创2023年10月以来的新低。日本东证指数一度跌近9%。截至午盘,日本东证指数跌超7%,报2306点。
同样暴跌不止的还有韩国股市。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开盘即大跌超过4%,截至午盘跌超5%或128点,报2337.69点,刷新2023年11月以来的新低。
日韩股市暴跌均触发“熔断机制”。由于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等出现大量卖单,大阪交易所从当地时间8时45分起启动“熔断机制”,暂时停止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10分钟,这是该交易所自2012年8月以来首度启动该措施。韩国股市也在急跌后紧急暂停KOSPI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卖单。
日韩股市为何会遭遇大崩盘?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对等关税是导致日韩股市大跌的“导火索”,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和韩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两国以出口驱动为主的产业结构,尤其是汽车、半导体等核心产业板块,投资者下调盈利预期,引发集中抛售。另一方面,更深层次触发日韩股市大跌的因素在于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的急剧上升。近期高盛集团发布报告,将今后12个月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从20%上调至35%。另外,美国ISM制造业PMI数据、新增就业岗位等数据都弱于预期,美国当前政策组合或将导致“滞胀式衰退”,资金因此迅速从高风险市场撤出,日韩股市首当其冲。另外,李徽徽认为,还不能忽视地缘政治扰动的“背景噪音”,如韩国国内政局不稳等,都使其市场情绪更趋脆弱。
然而,有分析认为,日韩股市或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野村证券分析师Tomochika Kitaoka认为,关税风险尚未完全反映在日本市场估值上,“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后日股仍有下跌空间,东证指数的盈利能力将被拉低。
其他亚洲股市也普遍下跌。截至午盘,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下跌4.33%,新西兰50指数下跌3.53%。东南亚股市也全线收跌,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跌4.33%,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下跌近8%,菲律宾马尼拉指数下跌3.96%。另外,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恒生指数午盘下跌超12%,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6%,国企指数跌超12%。
中东股市同样受波及,截至当地时间4月6日,沙特阿拉伯TASI指数 (TASI)收跌6.78%,其中沙特阿美股价一度大跌超6%,市值蒸发约900亿美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