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有着千年历史,是浑身是宝的“百草之王”;人工智能,未来科技的代表,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智慧大脑”。当“人参”与“人工智能”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智慧火花?

4月18日上午,“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第一次集体学习会暨省科协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系列培训活动在省科协举办。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赵佳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对AI赋能吉林省人参产业的思考》专题报告,开启了“人参产业”与“人工智能”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对话。

报告会上,赵佳深入浅出的讲述,让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概念、流派、发展历史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现场图文并茂的讲解和视频演示,对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时代战略机遇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最后,赵佳从经济、文旅角度对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人参产业、中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了着重分析。
在赵佳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未来科技与传统产业的交汇融合变得生动而具体。作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移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区块链技术应用等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赵佳硕果累累,不仅获得了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主持完成的重点研究成果也在吉林省本地企业进行应用转化,累计新增产值超6亿元,新增利税超7千万元。

“人工智能与吉林省特色产业相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人参产业为例,我们可以通过AI赋能的精准种植技术实现人参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病虫害精准识别及品质管控;依托区块链与AI结合的溯源体系,确保吉林人参品牌的可信度与市场竞争力。”在赵佳看来,人工智能不仅可以赋能人参产业,在传统中医药领域,通过构建中医药大模型,融合中医经典理论、临床诊疗数据及多模态诊断信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辨证施治与个性化处方推荐。将会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医药智能化与标准化发展,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加快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进程,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台上激情投入,台下用心聆听,一个半小时的专题报告让大家意犹未尽,收获满满。
“AI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参产业的发展模式。作为‘吉字号’工作专班人员,我们应提高自身本领,加强AI技术逻辑学习,增强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成为‘AI+人参产业’的桥梁,有效推动人参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吉字号”工作专班成员、省工信厅食品工业处处长曹东说。
“收获很大!”报告刚刚结束,省科技馆副馆长马晓健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感受。“赵佳院长的讲述让我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跟时代发展,做好青少年群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举办展览竞赛等形式加强对人工智能后备人才的培养。”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