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武市五一路90号,有一家名为“老佘炒饭”的小店,它隐匿于老街小巷之中,却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

老佘炒饭店铺(王晓云 摄)
走进店内,一股浓郁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店内桌椅陈设简单质朴,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柔和的灯光映衬着食客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只见老板佘礼隆热情地和前来就餐的每位客人打着招呼,食客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老佘”。
“我这个店开了三十多年,有些顾客也就跟我认识了三十多年。”佘礼隆今年已86岁,他笑着说,自己就是这个店的“招牌”。
佘礼隆是潮汕人,为何在邵武的街头美食界闯出了名声?据佘礼隆回忆,20世纪80年代,他受在邵武经营饮食店的朋友邀请,来到店里帮忙。1993年,佘礼隆凭借成熟的烹饪技艺,自己在邵武水北开起了小炒店,因味道可口“圈了不少粉”。时间迈入新世纪,2000年,他将店铺开到了五一路,专门制作炒饭,如今的店名“老佘炒饭”就此诞生。

佘礼隆正在炒饭(王晓云 摄)
多年来,佘礼隆每天坚持早起去市场买菜,从不疏忽。如今,他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却仍旧坚持每天打车往返在菜市场与自家店铺之间,只为挑选最新鲜干净的食材。
“你看我这一碗炒饭里有十余种食材,肉末、豆干、白地瓜、木耳、笋干、胡萝卜……我这个调料也很讲究,是特地从广东那边采购来的。”佘礼隆一边炒饭,一边介绍着自己的用料。不一会儿,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炒饭便呈现在食客面前。米饭粒粒分明,配菜清脆爽口,口感丰富有层次,炒饭旁看似简单的一碗海鲜汤,也蕴含着老佘深厚的功底。瘦肉、螃蟹、鱼片、猪肝、海带、酸菜、花蛤、花菜……海鲜的鲜味与十余种配菜巧妙融合,喝上一口汤,再配上一口炒饭,味蕾瞬间被鲜香所包围,让人回味无穷。

老佘炒饭(雷雨晨 摄)
“我是从延平过来的,也算是这个店的老顾客了吧,每次办事路过邵武,都要来这家店吃,开车一百多公里,就为了吃这一口。”顾客蒋先生一边招呼朋友坐下,一边说,“这次我还带了朋友来,也让他们品尝一下这份美味。
“我从四五岁起就被家里人带来这里吃炒饭,现在我都二十多岁了,还是经常来。”正享用炒饭的顾客林彤,在吃饭间隙笑着说,他是老佘看着长大的。
从最初的街边小摊到如今的店面经营,“老佘炒饭”的魅力远不止于提供美味。它不仅见证了邵武的城镇变迁和发展,也蕴含着邵武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传递着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情怀。有些食客慕名而来,有些则是寻觅记忆中熟悉的味道,无论是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满足。

佘礼隆在打包炒饭(王晓云 摄)
“我的炒饭‘火’了以后,也有很多人来找我取经学习,但是无论怎么学,大家还是只认我这个店。”佘礼隆说,现在年纪大了,他只想好好把“老佘炒饭”经营下去,让每一位来这里吃饭的人都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小城故事▼

线索征集
小城故事多。走街串巷叫卖光饼的吆喝声、街坊邻居信赖的理发师傅、回荡舌尖的甜蜜烧仙草……每个人记忆里的“小城故事”各不相同,但都是充满乡土情思、本地味道的金色回忆。
与全市读者一同分享您的最爱、讲出心中沉淀许久的故乡故事吧!《闽北日报》生活周刊“小城故事”栏目即日起面向全市读者征集报道线索,无论是身边默默坚守平凡岗位、打磨一门手艺的个体经营者,还是营业数十年口味已久,让本地人牵肠挂肚的特色小餐馆,亦或是矗立十数年,守望城镇变迁的老建筑,都可能蕴藏着最具闽北味的故事,触动同乡人的家乡情思。
若您有相关线索,请拨打电话0599-8820675,或发送邮件至mbrbshhzk@163.com,或在“闽北日报”微信公众号给小编留言,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编辑记者与您进一步沟通,了解线索背后的故事。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