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同时缅怀先烈,4月2日上午,南山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年志愿者走进辖区南山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了解传统文化。
知来历,晓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除了祭祀和扫墓,古人也会在清明节踏青”……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图片,为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来历。从介子推的传说,到节气与农事的融合,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晓了清明节深厚的历史渊源,明白了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慎终追远之意。“原来清明节可以放风筝、吃青团!”“介子推真是一个好臣子,不求名不求利,一心只为君主常清明。”孩子们在互动中更深刻地了解了清明节的丰富内涵。
习风俗,忆清明。“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也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清明前后,柳枝抽芽,“插柳戴柳”寓意祈福迎祥。志愿者一边带着孩子们亲自动手编柳戴花环,一边向孩子们讲解清明风俗和清明插柳的典故。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同伴一起用柳枝变成漂亮的杨柳帽、自编花环、掩护帽、手环等等,体验“戴柳祈福”的民间传统文化。“原来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活到哪,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孩子们兴奋地说道。最后,孩子们纷纷戴上柳枝编织的帽子,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联结。这一传统习俗,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更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怀先烈,寄追思。清明,这个承载着追思与缅怀的传统节日,正是后人致敬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契机。活动中,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讲述了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身影。此项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从小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也让红色基因在他们稚嫩的心灵深处悄然扎根,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记住那些保护我们的英雄!”孩子们说。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我们要以创新的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未来,我们还将结合更多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社区党委书记靳媛说。此次社区与幼儿园联合举办的清明节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相信这份文化记忆与精神传承,将伴随他们茁壮成长。活动也获得了社区居民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希望今后能多多举办。
(编辑:张瑶)
通讯员:苗臻
青科新闻:青春聚力量,创新探前路,以青少视角观天下。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351—404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