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有纠纷扫扫码”成为习惯 4地在全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分享做法和经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3:57:00    

  近年来,江西各地多点发力,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出一个个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解纷平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最多跑一地”的便利。4月27日,在宜春召开的全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乐平市、赣州市南康区、鹰潭市月湖区梅园街道、新干县金川镇分别发言,介绍各自的相关做法和经验。

热情服务群众(图/受访单位提供)

  汇集资源

  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乐平市以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通过提档升级乐平市综治中心,多部门入驻汇集资源,形成“一站式”解纷平台。113名工作人员以常驻、轮驻等方式“坐诊”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受理、调解、司法确认等全链条闭环管理。

  同时,乐平市综治中心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纠纷排查化解,成立有27名首席法律专家加入的市重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行“娘家人”关爱陪伴机制。

  2024年,乐平市综治中心接待群众1600余人次,办理诉求1300余件,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司法确认、诉讼等方式兜住风险不外溢的底线。

  信息化赋能也为乐平市综治中心增添了力量。该中心通过“江西省大数据平台”实现83家市直单位互联互通,实时监测研判,及时上报办理事项。推广使用“乐法诉智云”解纷码,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调解申请和诉讼服务,让“有纠纷扫扫码”成为习惯。

  据统计,2024年,乐平市综治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5730件,化解率达99.58%。

  力量前移

  构建三级联动调解体系

  赣州市南康区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高标准建设的区综治中心与区市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联通,实现民生、民安诉求“只进一扇门”。

  赣州市南康区综治中心按照“一站式”思路,整合22个调解部门入驻,统筹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功能,并设置综合受理、法律咨询、控告申诉、诉讼立案等29个窗口,入驻办公人员达112人,为群众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司法仲裁等方面的服务。2024年以来,该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3万余件。同时,该中心通过制度赋能,建立与12345热线、110非警务纠纷衔接联动机制,完善诉调、警调、检调、访调、仲调、行调、专调对接机制。每月组织调解专家、律师等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及时预测预警潜在问题。成立调解专家库,针对重大疑难纠纷,采用“首席调解专家+律师+行业专家”的模式调解。

  赣州市南康区聚焦家具、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推动专业调解力量前移,构建三级联动调解体系。在南康家具市场设立的调解分中心,每年成功调处2000余件涉家具类纠纷。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督促政法干警和干部下沉网格,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有效降低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率。

  “一长两员”

  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鹰潭市月湖区梅园街道综治中心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辖区被划分为39个网格,推行“一长两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管理模式,开展“上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行动,并创新推行“七步工作法”实现矛盾快排快调。

  梅园街道综治中心广泛发动辖区党员、经营商户、热心居民,组建联防联控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楼护巷行动。推进“人防+技防”,依托智能安防设备,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精准管理。

  据统计,2024年以来,梅园街道综治中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40余处,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

  “三化”融合

  群众诉求“一站式响应”

  面对“人口密集、结构复杂、矛盾多发”的挑战,新干县金川镇综治中心创新推行“规范化、实战化、精细化”融合模式,通过整合服务接待大厅、指挥调度室、“一杯茶”调解室等功能区,打造“多中心合一”的综合治理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响应”。

  同时,该中心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线上运用“智安新干”小程序,线下创新推行“二四六”工作法,即每周二开展“入户听诉”和“平安夜访”、每周四召开“五长连心会”、每周六组织开展“红色星期六”活动,多维度收集意见建议、问题诉求,并依托该县“小微基金”响应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据统计,2024年以来,该中心工作人员实地走访4.2万余户家庭,解决问题诉求386件,点亮群众“微心愿”1500余个,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实现“小事不出网格、服务直达家门”。(文/新法治报·赣法云 徐雯 记者廖世杰)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