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污水处理的四种方法 均量、均质、均化、事故池,你清楚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3 16:02:49    


一、调节的作用

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在24小时之内都有波动。一般来说,工业废水的波动比城市污水大,中小型工程的波动就更大,甚至在一日内或班产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生物处理设备正常发挥其净水功能是不利的,甚至还可能遭到破坏。同样对物化处理设备,水量和水质的波动越大,过程参数难以控制,处理效果越不稳定;反之,波动越小,效果越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置均化调节池,用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化,以保证废水处理的正常处理。此外,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以在调节池内中和;短期排出的高温废水可以通过调节以平衡水温。另外,调节池设置是否合理,对后需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基建投资、运转费用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废水处理设施中调节作用的目的是:

  1. 提供对有机物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生物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
  2. 控制pH值.以减小中和作用中的化学品的用量;
  3. 减小对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流量波动,使化学品添加速率适合加料设备的定额;
  4. 当工厂停产时,仍能对生物处理系统继续输入废水;
  5. 控制向市政系统的废水排放,以缓解废水负荷分布的变化;
  6. 防止高浓度有毒物质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二、调节池的类型

均化是尽量减小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和水质波动的过程。其构筑物为均化池,亦称调节池。调节池的形式和容量的大小,随废水排放的类型、特征和后续污水处理系统对调节、均化要求的不同而异。

主要起均化水量作用的均化池,称为水量均化池,简称均量池;主要起均化水质作用的均化池,称为水质均化池,简称均质池。

一般常有一种误解,认为沉淀池也可以起到均量或均质的作用,实际上沉淀池的作用主要是分离固体,既不能均量,均质的作用也很小,且无保证。

2.1 均量池

常用均量池实际是一座变水位的贮水池,来水为重力流,出水用泵抽。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来水管的设计水位,水深一般2m左右,最低水位为死水位。

可采用旁通贮留方式。贮留池移到泵后的旁通线上,泵房主泵按平均流量配置,多余的水量用辅助泵抽入贮池,在来水量低于平均流量时再回流入泵房集水井。这种做法适用于工程两班生产而污水处理厂24h运行的情况。优点是贮留池不受来水管高程限制,一般为半地上式,施工和维护排渣均较方便;缺点是贮留池水量两次抽升,多耗了能源。

2.2 均质池

最常见的一种均质池可称异程式均质池,为常水位,重力流。与沉淀池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水流每一个质点流程都相同;而均质池中水流每一质点的流程则由短到长,都不相同,再结合进出水槽的配合布置,使前后时程的水得以相互混合,取得随机均质的效果。根据试验和工程实验,其效果是肯定的,这种均质池设在泵前、泵后均可。但应注意,这种池只能均质.不能均量。

由于均质的机理有很大的随机性,故均质池的设计在于从构造上使周期内先后到达的废水有机会充分混合。常用的池型有同心圆平面布置方式、矩形平面布置方式、方形平面布置方式。以上均质池有大量隔板,在水质清时,虽能保证均质作用,但当废水含杂质多时有维护问题,故隔板底宜距池底一定距离。在正方形及其他较小规模的均质池中,隔板可以取消,而仍有明显均质效果。

2.3 均化池(均量、均质)

均化池既能均量又能均质,在池中设置搅拌装置,出水泵的流量用仪表控制。池前需设置格栅、沉砂池,以及(或)磨碎机,以去除沙砾及其他杂质。池后可接二级或三级处理。线内设置,池设在流程线内;线外设置,池设在旁通线上。线内设置的均量、均质效果最好;线外设置使泵抽水量大为减少,但均质效果降低。

当水量规模较小时,可以设间歇贮水、间歇运行的均化池,池可分为二或三格,交替使用。池中设搅拌装置。池的总容量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一至二个周期设置。

在均化池内通常要进行混合,其目的是保证调节作用。通过混合与曝气,防止可沉降的固体物质在池中沉降下来和出现厌氧情况。还有预曝气的作用,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还可以被氧化,吹脱去除可挥发性物质,而BOD可因空气气提而减少,减轻曝气池负荷。此外还能改进初沉效果。常用的混合方法包括:

  1. 水泵强制循环;
  2. 空气搅拌;
  3. 机械搅拌;
  4. 穿孔导流槽引水。

水泵强制循环在调节池底设穿孔管,穿孔管与水泵压水管相连,用压力水进行搅拌,不需要在均化池内安装特殊的机械设备,简单易行,混合也比较完全,但动力消耗较多。空气搅拌是在池底多设穿孔管,穿孔管与鼓风机空气相连,用压缩空气进行搅拌。机械搅拌是在池内安装机械搅拌装置。机械搅拌设备有多种形式,如桨式、推进式、涡流式等。

在均化池中,如采用穿孔管曝气时可取2~3m2/(h·m)或5~6m2/(h·m),当进水悬浮物含量约200mg/1时,保持悬浮状态所需动力在4~8W/m废水。为使废水保持好气状态,所需空气量均0.6~0.9m/(h·m)。空气搅拌和机械搅拌的效果良好,能够防止水中悬浮物的沉积,且兼有预曝气及脱硫的效果。此外,动力消耗也较前者少。但是,这种混合方式的管路和设备常年浸于水中,易遭腐蚀,且有使挥发性物质逸散到空气中的不良后果。

此外,运行费用也较高。

采用穿孔导流槽引水方式进行均化,虽然能排除上述缺点,但均化效果不够稳定,而且构筑物结构复杂,特别是池底的排泥设备,目前还缺乏效果良好的构造形式。

上述四种方式各有利弊,由于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工程上常用的混合方式是第二种,即空气搅拌。

2.4 事故池

有的工厂为了防止水质出现恶性事故而设置事故池,贮留事故出水。这是一种变相的均化池,事故池的进水阀门必须自动控制,否则无法及时发现事故。

这种池平时必须保持泄空,由于处于终端,容积必须足够,国内有达万吨水量者,而利用率极低。因此,为了保证应付恶性事故,首先必须由上游层层把关,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污染源一一采取措施,必要时可在工段、车间设分散的事故池。只有在上游采取了充分的措施以后仍有必要在终端做最后把关时,才考虑设置这种终端事故池。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