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断章取义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10:42:16    

“断章取义”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原指截取《诗经》的某一篇章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管诗的原意。

后指不顾全文或原意,孤立地截取、摘引别人的文章、讲话或引证文章只取合乎己意的一句两问,不问原意,不顾全文。

毫不客气的说,断章取义是我们优良传统!

高中的时候,写作文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功就是要会背诵几句优美的词语或是名人名言。如果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几句经典作为点缀,就像火锅里面有了辣椒,整篇文章的灵魂都会得到升华。

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当然,写作文断章取义时,必须要抓住“合乎己意”这个关键点。通俗的说就是这种引用不能是简简单单的堆彻词藻,而要做到与文章主题相合。

据说古代科举考试,就喜欢在上下几千年的浩瀚文海里面选几个字或几句词来作为题目,考生必须断章取义地去猜主考官的心思,真是难为那些老祖宗了。

所谓存在即合理,或许这种行为的合理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断章取义是语言在自我丰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发行为。

如果所有的语言文字都只按照原意去理解和传播,那我们人类的语言库就不会这么丰富,就只能剩下古老象形文字所表述的那么点意思了,像蛋糕、手机之类的新鲜事物就不该产生了。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语言文字在不断进行着自我丰富,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创建新文字所花费的资源相比,赋予现有语言文字新的含义,能够更节省资源,也能够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这就从客观上要求赋予原有文字新的含义。

这种行为不就是断章取义么?

其二,人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丢失现象。

语言文字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它们并不能完美的表达客观事物和人类自身思想意识。

一方面,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受到人类自身的器官影响的,比如,同样的颜色,在每个人眼中看到的其实并不完全一样。而且,人类的感知范围相较于客观世界是极其有限的,这就使得客观世界的信息进入人体的感知以后,必然出现信息丢失现象。

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诞生是滞后于感知行为的。人们在感知到世界以后,相关信息先会传输进大脑进行意识加工,在意识中对外部信息进行抽象概况以后,才会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对外表达,这中间受限于大脑结构、认知范围、思维模式等影响,必然会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再加上信息加工成语言文字以后,随着在人群中的传播链条拉长,其中的信息又会进一步发生丢失现象。

所以,从信息传播源头开始,人类就在通过断章取义的方式在理解客观世界。

其三,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快节奏要求。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短视频的繁荣,世界进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基本上只要处于闲置状态,下意识动作就是看手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信息轰炸。

而这种轰炸机制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比如,某天你在一篇写失业的文章页面停留了5分钟,不管你是因为分心他顾无意中停留,还是正好关心这个话题有意观看,在推送机制面前都只会判定你对这个类型的话题感兴趣,然后就疯狂的推送该类信息。

而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看长视频或文章了,短平快成为时代的主流,这就必然要求对原生信息进行断章取义式的加工。比如将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剪辑成1分钟的剧透....

当然,在职场、人际交往、商务谈判中等许多场景中,断章取义在甚至能作为一种高明的危机应对技巧。

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断章取义的现象,要么是这个人正在采取某种措施,要么是这个人的认知出现了某种偏差,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作为一个天生对文字缺乏敏感的人,在学习很多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没有真正理解透其中原本的含义。

加上人到中年,大脑的逐渐衰退,已经基本上将日常中不怎么使用的过往知识都遗忘得差不多了。

很多情况下,都觉得某些文章语句都似曾相识,实际上基本记不住其原本的含义。

再加上本人不愿意重新理解这些文章语句的原意,那些原意都是别人的,并不能代表我的感受。

我更愿意按照今时今日此刻的直观感受,来印证脑海中残留的记忆回响和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坎坎坷坷,形成自己的理解。

这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这就是学渣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