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 飞夺泸定桥英雄团长高烧后举枪自尽,多年后杨成武表示并非自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8 10:42:18    

1985年,杨成武将军正在与编辑一同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当提到一个名叫黄开湘的人时,杨成武露出了落寞的表情:“黄开湘烈士,他可说得上是我军的英雄了,打泸定桥的时候,要不是他还真不好说。”

听到这话,编辑皱了皱眉头:“可这样的一位勇士,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

杨成武将军当即瞪大了眼睛,大声说道:“他可不是自杀的,他绝不是轻易便会选择逃避的人!”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直到1985年,杨成武将军才说出了黄开湘死亡的真相?

大渡河畔

1934年,因为部分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以惨败告终。

这一战之后,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红军战士,甚至整个党中央都陷入了生死存亡之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央下达命令开始长征,这才让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机遇。

但是在长征的过程中,一股脑的逃跑,根本甩不开身后国民党的围剿,为此便需要寻求转机。

而其中一个转机,便是大渡河畔。

大渡河周围,在当时几乎被国民党封锁,但如果渡过大渡河,就可以抵达国民党部队部署较为薄弱的区域,有更高的生存空间。

于是从5月开始,中央便决定渡过大渡河。

首先是刘伯承,在5月24日一早便带兵来到安顺场渡口观察情况,寻找渡河的方法。

虽说红军之前渡过了金沙江,但大渡河的情况可不一样。

大渡河当时江面宽度超过三百米,平均水深可以达到四尺。除此之外在当时那个季节,大渡河水流湍急异常,如果想要渡河就必须坐船摆渡。

虽然战士们当天便找到了愿意帮忙的摆渡人,但怎么从国民党部队中突围出去,又成了一个问题。

为了确保渡江成功,5月27日,杨得志命令正在安顺场的黄开湘和杨成武尽快赶到泸定桥。

渡江将会在5月30日开始,也就是说黄开湘和杨成武要在三天的时间之内,疾行整整160里地。(实际是240里地)

如果是在平地上,这样的任务还算简单。

但当时这160里全是山路,加上正值雨季,路上泥泞坎坷,几乎不可能做得到。

黄开湘和杨成武知道,这一战关乎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所以毫不犹豫地带上战士们踏上了疾行之路。

这一路上战士们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爬起,几乎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过了两天以后,战士们终于抵达了可以眺望泸定桥的地方,但又被国民党士兵发现,并展开了战斗。

眼看着距离泸定桥还有十几公里的距离,战士们卯足了劲儿消灭了这一支国民党部队,并用最快的时间赶到了泸定桥。

三天急行160里山路,本就称得上奇迹,但当黄开湘和杨成武部队抵达泸定桥后,战斗才刚刚开始。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原名大渡桥,是一座跨过大渡河的铁索桥。

这样的铁索桥平时走起来就不容易,在开战以后,国民党士兵更是将桥上的木板全部丢下,再加上架在对岸的机枪,这过桥一事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实现作战目标,一个富有经验的老连长带着22名战士冲上了泸定桥,为后面的战士们开辟道路。

在这位老连长牺牲之后,战士们更加振奋,一个接一个的迎着敌人的子弹,不顾一切的冲过了泸定桥。

最终在两个小时之后,黄开湘带领部队拿下了泸定桥,但战斗没有就此结束。

拿下泸定桥之后,杨成武带兵驻守桥头,而黄开湘则是继续与周围的国民党士兵作战,掩护大部队跨过大渡桥。

最终在5月30日晚上,刘伯承等人率领大部队跨过了泸定桥。

黄开湘、杨成武和其他参战的战士们,成为了受到表扬的对象。

自此以后,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人们口口传唱的传奇故事。而在作战中英勇无畏的黄开湘与杨成武,也成为了典型。

可是在这之后的过草地时,黄开湘却突然开枪自尽,了却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让人不禁感到好奇,经历过无数修罗场尚且能保持理智的黄开湘,究竟为何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斧头将军

1901年,黄开湘出生于江西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养活七个子女异常艰辛。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小小年纪的黄开湘,便被送到了当地一位老木匠家里当学徒。

老木匠对黄开湘很好,几乎是把黄开湘当做亲生孩子对待。

所以黄开湘从小就有不少的空闲时间,在学习木匠手艺之余,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在十八般兵器当中,黄开湘最擅长抡一手斧头。

等到25岁那年,革命之火燃到了江西省,黄开湘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还在土地革命时参加了年关暴动。

由于黄开湘出色的表现,他还当选为当地苏维埃政府主席。

紧接着蒋介石在北伐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为了独吞战争胜利的财富,开始“围剿”中国共产党,黄开湘活动的地区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反抗反动派的暴政,黄开湘拿起自己的大斧,从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也正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手持大斧的英勇,人们送了他个“斧头将军”的外号。

在接下来的几年,黄开湘一直在赣东北苏区,以红十军参谋长的身份活动

在他的努力之下,这支人数稀少的部队逐渐扩张到了三万多人,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部队。

1932年年底,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开始,中共苏区遭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猛烈进攻。

得知此事,黄开湘立马动员募捐,凑上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银元,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表现,周总理、朱德等人邀请黄开湘来到中央苏区,称赞黄开湘为“当代程咬金”。

为了表示感谢,周总理将自己手腕上的手表送给了黄开湘,而朱德也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爱枪送给了黄开湘。

一直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以前,黄开湘又参与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无一不靠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取得了胜利。

所以在长征开始以后,黄开湘才被毛主席任命为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参加了飞夺泸定桥这样的战斗。

从黄开湘的诸多表现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意志坚定,对革命充满热忱的战士。

这样一位出色的战士却突然自尽,实在令老百姓们难以接受。

除了老百姓们难以接受之外,一位黄开湘老家的县委干部也一直无法接受,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就一直在调查黄开湘的真正死因。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不少隐藏在水面下的真相

烈士还是逃兵

黄开湘的母亲除了黄开湘之外,还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全部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只不过由于当时消息闭塞,黄开湘的母亲也一直不知道儿子的死讯。

这本来是一件极其悲凉的事情,但却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人来到黄开湘家中登记参与革命的人。

可是当他们看到黄开湘不在家里,他的母亲和妻子也不知道他的所在,于是便在登记表上写下:“黄开湘因吃不了苦,当了革命的逃兵。”

他这随手一些,让黄开湘的母亲和妻子在当地遭受了极端的非议。

最严重的时候,一家人连正常的日子都过不上了。

一直到1959年县委干部得知此事,赶忙联络县政府才开始处理这件事,为黄开湘翻了案。

到了这个时候,黄开湘的母亲和妻子才知道,黄开湘早已死在了长征途中

他不是什么革命的逃兵,而是真真正正的烈士。

虽然解决了逃兵的嫌疑,但黄开湘的死因却依然不为人所知。

县委干部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足足寻找了将近50年。

一直到1985年,杨成武出版自己的《回忆录》之后,这件事情的真相才浮出了水面。

原来一直以来黄开湘自杀的消息,都是人们的一种臆测。

杨成武等其他与黄开湘共事过的人,之所以没有站出来解答这个问题,都是源于一场误会。

黄开湘是江西人,他将自己的名字告诉杨成武的时候,杨成武将“黄”听成了“王”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杨成武一直都以为那位飞夺泸定桥的猛士名叫王开湘。

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曾多次提到这位好友王开湘,还经常对他的牺牲表示怀念。

当黄开湘老家县委干部读过杨成武的《回忆录》之后,他惊讶地发现“王开湘”和同县烈士黄开湘几乎有着一模一样的经历。

为此他特意找记者帮忙采访杨成武,并最终得知黄开湘与王开湘就是一个人。

而当记者问起当年黄开湘为什么要自杀的时候,杨成武却是愣在了当场:“什么自杀,黄开湘怎么会自杀?他是因病而死的。”

英雄落幕

1935年9月,好不容易走过草地的黄开湘,又迎来了自己新的一场战斗,那便是腊子口的战斗。

当时腊子口是红军中央继续转移的必经之路,明知这一点的蒋介石,也在这里安排了军阀鲁大昌带着足足四个团的兵力驻守。

这一战异常艰难,因为敌人不仅人数众多、火力强大,还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地方,对我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黄开湘和杨成武在接到命令之后,一个负责正面强攻,一个负责绕后偷袭。

在两人的协力配合之下,鲁大昌的部队被打得丢盔弃甲,当场放弃腊子口开始溃逃。

之后,黄开湘带兵追击将近70里路,宣告了这一场战斗的大胜。

这一战胜利的酣畅淋漓,毛主席都忍不住称赞道:“斧头将军和白袍小将通力协作,就算是火焰山红军也能过得去!”

这一场战斗大胜之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11月抵达陕北,自此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黄开湘和杨成武在长征路上立功无数,所以得到了中央领导的一致表扬。

接受了表扬以后,黄开湘和杨成武都有些飘飘然,于是便决定去县城里买点肉庆祝一下。

去的时候阳光明媚,两人骑马赶路好不快活。

但是等买完了肉回去的时候,却突然下起了大雨。

陕北的11月寒冷无比,这场大雨将两个人淋了个透心凉,第二天便患上了感冒。

三天之后,杨成武便痊愈了,黄开湘却因病情加重被送进了卫生部。

此后的一个星期里,黄开湘几乎一直在昏迷当中,他的体温也保持着40度的高烧,无论卫生员使用什么样的药品都无法降温。

最终在11月15日的晚上,黄开湘在昏迷的情况之下不慎扣动了枕头下手枪的扳机,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得知此事的杨成武愤怒不已,他不明白卫生员们为什么要允许黄开湘在枕头底下放枪。

但事实上,当时黄开湘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就算没有这一次意外,也很有可能会因病而死。

就这样,英雄团长黄开湘的“自杀”之谜被开,这位斧头将军的悲剧也展现到了人们的面前。

黄开湘烈士的离去令人感到惋惜,一代英雄团长因病去世,这样的故事实在称不上美满。

如果没有黄开湘这样悍不畏死的勇猛作战,也就不会有后来飞夺泸定桥的传奇。

他所展现出的革命精神即使放到现在,也依然令我们感到振奋,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